自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但是,人多地少的矛盾仍然存在,还有许多偏远地区的人民仍在为粮食问题而烦恼,他们依旧过着食不裹腹的生活。面对来之不易的粮食和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,我们应该提高节粮爱粮的意识,以节约为荣,以浪费为耻,树立节约粮食的新风尚。
一米一粟来之不易,节约粮食人人有责。当我们享受着食物时,可曾知道贫困山区中的孩子为温饱苦苦挣扎,可曾想到多少农民在风吹日晒中不辞辛劳。不珍惜粮食,肆意浪费,这是对劳动人民的不尊重,对眼前美好生活的不珍惜。或许我们认为小小的浪费微不足道,但倘若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,那一年之后浪费的大米将达到1200万公斤,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天文数字呀!触目惊心的数字,时刻警醒着我们要节约粮食,为浪费这种行为感到汗颜和可耻。
通过无数科学家和农民的努力,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上升,但这并不意味着“舌尖上的浪费”就有理由存在。每年公款吃喝、不节制粮食支出的现象屡见不鲜,民众对于这种公款吃喝的现象深痛恶绝。此时出现的廉政建设和“光盘”行动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。为积极响应“光盘”行动,我们需要养成珍惜粮食、厉行节约的习惯,在餐厅按需点菜,拒绝铺张浪费。
最简单的诗词往往传达最深刻的道理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“珍爱粮食”不仅仅只是口号而已,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切实的行动去履行。从点滴开始,让节约内化为自觉,形成习惯,这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做到的。“节约无异于增产。”我们千万不能小看节约粮食这一小小的行为,其实这也是我们对社会所作的一种贡献。“地力之生物有大数,人力之成物有大限,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。”从古至今,人们都在倡导节约粮食。如今,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但仍有责任珍惜粮食。“节约粮食,制止浪费”,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吧!